当前位置:首页
>监督工作>视察调研

关于“活力城”老城焕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5-08-18       字体:[ ]


关于“活力城”老城焕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虞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

2024927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为切实做好活力城老城焕新建设情况的审议工作,9月以来,我们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形式,对我区活力城老城焕新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区政府持续推动活力城建设落地落实,制定出台《上虞区活力城老城焕新行动实施方案(2024年度)》,为优化中心城区空间格局,补齐设施短板,完善功能配套,打造江城相拥、产城相融、人城相宜的城市新风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阶段性方案,活力城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一)规划编制趋于完成。今年以来,建设局资规分局等相关部门单位从土地利用、建筑状况、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等方面出发,深入调研活力城现状,摸清三旧、三园、三低家底,并深入了解各方需求和意见,形成了以“416+X”为整体布局的较为完成的规划方案,对打造重要节点、更新重点片区、完善重要设施、解决民生问题、保护历史文化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划,为实现商业、文化、居住等功能区域互补协同发展,确保规划符合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夯实了规划基础。

(二)基础环境明显提升。各责任部门单位聚焦住有所居、住有宜居,高标准推进流星花园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高铁新城青春驿站15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渡江路19号航管所等2处城镇危房帮扶解危,有效改善了市民群众的人居环境问题;以产、城、景融合为内核,逐步形成了两岸高质量夜景与高品质公共活动空间、统筹推进19一江两岸总部楼宇建设、改造提升城市小品和绿化景观等,展现了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对照城市体检问题清单,优化改善城市路网结构,提标改造雨水管网、雨污分流管网,完成停车场位2200只、充电桩120个,进一步完善了城市配套,优化了城市功能。

(三)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开展强管理促精细提品质市容联合专项整治,制定流动摊长效管理机制,开设流动摊临时疏导点,优化放心早餐点位布局,找准地摊经济与城市形象、温情和规范间的平衡点;聚焦清洁城市,破题垃圾分类,完成中转站提升改造13座,完成72个越美小区和62条越美商业街建设,推行100个物业小区物业+”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向共治共享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困难问题

2024活力城老城焕新行动整体进展高效顺利,成效初步显现,但从调研情况来看,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和问题,需要区政府加大关注,统筹谋划:

(一)项目资金难以有效保障。活力城老城焕新是一个系统性的提升工程,涉及人居环境、产业风貌、业态布局、城市功能及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且大都为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大量财政资金支持,虽积极向上争取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但项目资金保障难度较大。如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建设项目,往年基本保障额度在9000万元左右,今年仅予保障3500万元,难以满足实际建设需要。

(二)居民意见难以有效统一。老旧小区改造是活力城老城焕新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市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因居民构成复杂,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导致对改造的需求和期望存在显著差异,如年纪大的居民希望能多保留绿化,而年轻人则盼望改造后能增加更多停车位;四楼及以上的住户加装电梯愿强烈,而底层住户普遍存在抵触情绪等,此引发的信访问题以及阻碍项目建设问题突出,群众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经济效益仍需统筹考虑。目前老城焕新主体工作以基础设施提升为主,偏向功能性和公益性,有较强的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偏弱。在活力城老城焕新建设中,推进经济集聚,统筹推进一江两岸总部经济集聚区、谋划建设曹娥江夜经济集聚区建设、启动智创青春谷项目是其中的重点之一,目前存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招引较难,企业之间的关联度、集聚度不够高,夜经济发展动能不足,缺少热门业态,难以形成品质化夜经济,景区缺乏吸引力和体验感,人气集聚难等问题,需要区政府尽早考虑布局。

三、建议意见

为进一步显现活力城老城焕新建设成效,及早建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活力城示范项目,扎实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在此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谋深建设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针对活力城在规划、建设、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资规分局和建设局要聚焦城市重点区块和功能系统,持续完善规划编制工作。一是要继续深化规划研究,结合在执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谋划完善住宅小区、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等城市硬件改造提升的思路方法,加快完成老城焕新、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为提升改造工作提供指导。二是要加大构筑活力本底,要进一步深入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完善对当前摸排形成底图清单的50余处低效空间、16处老旧公共设施、16处尚未贯通道路、16个城市更新单元的布局,持续推动城中村旧改、工业更新转型和低效空间、低效设施的再利用,描摹片区蝶变新生蓝图。三是要坚持突出上虞特色,贯彻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理念,结合一江两岸系统谋划丰富城市业态,系统改造文化广场、老党校历史点位,形成既富有时代记忆又能符合年轻人口味的网红景点,有效焕发城市活力。

(二)聚力楼宇经济,进一步拓展未来图景。一是要加快建设进度。积极发挥总部经济集聚区专班作用,建立相应会商协调机制,主动靠前服务,围绕总部楼宇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及时为项目单位排忧解难,推动企业服务再优化,努力实现楼宇总部尽早建成、尽早投用。二是要加大招商力度。充分发挥虞商资源优势,强化交流协作,积极推动广大虞商回乡回归,在一江两岸总部楼宇设立企业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发挥区内龙头企业和产业优势,集聚本地企业总部,强化示范带动效应、市场扩容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实现以商招商、以商聚才、以商引资,形成内外互动、共赢发展的新格局。三是要打造示范样板。按照一楼一品”“一楼一特要求,结合每幢楼宇招商定位,动态梳理楼宇招引重点,深化擂台比拼、招商共享激励机制,将招商进展快、品质优的总部楼宇打造成全区总部楼宇的典范和样板,激发楼宇业主积极性。

(三)丰富城市业态,进一步拉动消费潜力。一是要焕新城市商圈,充分运用活力城老城焕新成效,配套实施重点商圈提档升级,开展消费场景重塑、消费品牌提升、传统品牌焕新、主题消费提振等行动,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消费空间,发掘消费潜力,提升生活体验,助力上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要丰富夜间经济,推动以餐饮、购物为主的夜市经济,向融合文化、旅游、娱乐等多种业态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转变,常态化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通过戏曲表演、民俗活动和手工艺展示等多元化的形式,展示上虞文化特色,体现城市活力,增强群众参与感和体验感。三是要串联文旅场景,活力城文旅城有机衔接,逐步增加沿江关键节点的精品景点塑造,发挥水上交通功能,串联一江两岸的文化、商业、旅游、公园等文旅场景,“活力城”供给舒适生活的基础上,发挥上虞尚品等区域品牌影响力,吸引游客深入游览上虞风光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