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监督工作>视察调研

关于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5-08-18       字体:[ ]

关于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24626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工作安排,今年5月以来,我们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现将调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评价

近年来,区政府紧紧围绕健康上虞建设目标,强化组织领导、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宣传引导,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22年相继制订出台《绍兴市上虞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绍兴市上虞区深化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绍兴市上虞区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高质量发展。

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益健全。全区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6家,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含二院)、乡镇卫生院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8家、村卫生室108家,巡回医疗点32个,基层急救分站7个。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和组团、点式、巡回三种覆盖模式,重新规划确定村卫生服务站57个、村卫生室102个、巡回医疗点36个,两年多来已新建村卫生室16个、改造提升村卫生室(站)24个、新建巡回医疗点16个,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率实现两个100%。

2.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日益提高。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其中6家机构达到“推荐标准”,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成社区医院,所有村卫生室实行“四统一”一体化管理。强化财政保障,2022年和2023年财政保障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点项目支出分别为2.74亿元、2.60亿元,2024年安排2.95亿元。改善医疗设施设备,投入3465万元异地新建上浦镇卫生院,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房屋维修、设备更新7家乡镇卫生院配置CT,2家乡镇卫生院配置磁共振提升院前急救能力,2023年以来新建小越、下管、汤浦、岭南4个急救分站,主城区和农村地区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到11分钟和14 分钟以内。加强特色专科建设,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覆盖率达70%,创成市级基层特色专科9个、市级基层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实践基地2个,2023年顺利通过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省级评审信息化应用持续深入,建立完善区域影像、心电、超声等九大共享中心,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服务惠民、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面向基层医卫人才制定出台人员编制、人才引进、职称晋升、岗位聘用、薪酬待遇、进修培养等一系列倾斜政策,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吸引力、稳定性、积极性。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日益拓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优质、均衡、普惠的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在高质高效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高危人群免费肺癌筛查、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以及前列腺癌筛查、老年痴呆筛查、慢阻肺筛查、白内障筛查、老年人流感和肺炎接种等民生实事项目,2023年起新增65岁及以上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两慢病”患者实行门诊免费用药和免费特定检查,惠及6.14万纳管“两慢病”患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针对社区居住、居家卧床、集中养老、重点特需等四类老年人,探索推行医养结合“健康管家”服务,服务模式被评为健康浙江行动省级样板和绍兴市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并被列入浙江省共同富裕实践观察点名单。

二、存在问题

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运行。随着医疗机构实施药品零利润政策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下降,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财政当量补助情况下也难以做到收支平衡,依靠拖欠药品款维持日常基本运转。截止2024年5月,全区共有11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拖欠药品款5个月以上,其中3家拖欠药品款超过1000万元;11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为负债运行。

2.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条件需要改善。如长塘镇卫生院因场地狭小至今尚未配备DR设备,是全市2家尚未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一;下管镇中心卫生院病房陈旧,存在安全隐患;东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理空间难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汤浦镇卫生院中医馆和输液室已经难以满足就医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部分设备已到达7年更新期,亟需陆续更新,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补助经费2021年330万元,2022年、2023年380万元,2024年和零星维修打包成一个项目合计800万元,确保设备按时更新捉襟见肘。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服务能力亟须提高。全区能提供住院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含二院)仅有7家,占比仅35%,基层床位数占全区床位数只有9%左右,与周边县市区相比有不少的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床位主要用于三级医院难以收治的老年长住病人的功能定位,导致能开设手术室开展一二类手术的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屈指可数,也影响医疗服务收入的开源。

4.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仍需加强。总体来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手紧张,虽然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事业编制尚有109个空编,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运行情况不敢使用空编大量招录,设置有急救分站的镇街医疗卫生机构备班执勤压力较大,部分村卫生室难以保证每周五个半天有全科助理执业医师以上资格人员出诊。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如小越街道驻站(室)医护人员共11人,其中5人已超过60周岁;章镇镇16家村卫生室共有乡村医生18人,其中50-59周岁2人,60-69周岁9人,70周岁以上7人。全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有待调动,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一般“一人多岗”,存在不能满足“从事全科岗位工作天数和工作量”的规定要求,导致不能享受20%核增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考核奖政策,影响工作积极性。

三、意见建议

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是最兜底的基本保障,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责无旁贷

1.加强财政保障,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要千方百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持,有规划地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不足、设施设备陈旧、先进诊疗仪器缺乏等问题,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为群众就医创造良好环境;要注重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全力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运转与健康发展。

2.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实现诊疗服务全覆盖。要根据区域辐射、人口规模和趋势等因素,推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资源优质均衡,合理优化机构布局;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床位功能定位,逐步补齐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住院能力短板;要完善医技人员配置,少抽调、多补充,确保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技人员力量;要持续推进村级网底建设,按千人以上人口村卫生室“一村一室”最新要求,加快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步伐,保证全科助理执业医师以上资格人员出诊时间,破解乡村医生年龄结构偏大的现状,推进乡村医生有机更新,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全覆盖向提供医疗服务全覆盖迈进。

3.聚焦质量提升,进一步发挥医共体作用。要加大力度推动医共体总院专家下沉乡镇卫生院、乡镇街道医疗机构医师下沉村卫生室,逐级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实现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要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通过提升就医环境、提高首诊水平、增强住院能力、加大宣传引导等举措,着力推动分级诊疗服务,努力实现县域就诊率 90%以上,基层就诊率 65%以上的目标。

4.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医技人才活力。要继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技人才的引进和定向培养力度,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推进基层医技人才梯度建设;要大力推动基层医技人才在岗培训进修,不断提高诊治水平;要探索建立客观、量化地体现或评价高级职称专技人才的聘期管理考核体系,打破“论资排辈”痼疾,激发优秀基层医技人员积极性;要加强调查摸底和分析研究,完善岗位薪酬机制,着力解决担负“一人多岗”职责的基层全科医生不能满足“从事全科岗位工作天数和工作量”的问题,保障落实好基层全科医生的待遇。

5.注重统筹协调,进一步办好健康保障领域民生实事。要正确处理好圆满完成健康保障领域民生实事考核指标、确保项目质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技人员负担三者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健康保障领域民生实事的时间批次,努力避免多项目同步推进、赶进度推进的现象,真正达到人民群众早发现、早治疗,得实惠、保健康的目标。

根据《绍兴市上虞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跟踪监督办法》,拟对以下问题实施跟踪督查:

1.推行自助机开单,方便群众就医、缩短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2.推行周末疫苗接种服务,满足广大群众差异化接种疫苗需求。(责任单位:区卫健局)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