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监督工作>议题审议

关于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及基金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07       字体:[ ]

财政局

20241128

 

任,各位副主任、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企业对外投资及基金管理情况,请予以审议

一、上虞区国有企业对外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企业实体化、运作市场化、资产证券化、人才专业化、管理现代化总体定位,全力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升级,其中国有资本运作成为市场化转型的重要一环。2019年,制定印发《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的实施意见》(区委办〔2019〕117 号),作为我区国企市场化改革指导性文件,鼓励国有企业通过产业基金、直接投资等方式积极参与优质民企股权投资、定向增发和股改上市,提高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水平,引领带动更多优质项目、龙头企业落地上虞,实现对招商引才项目支持与国有企业对外投资有机衔接,打造国企创投“上虞模式”。

(一)产业基金运行基本情况

我区产业基金发展起步较早,2015年以来已经先后设立了绍兴市上虞转型升级产业基金、长三角数文基金等一批具有特定功能的基金。近年来,按照“政府主导、平台主战、部门协作”的基本原则,先后完成财新创业、中金曜盛、青科创等基金注册运作,国控舜运私募基金公司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成为绍兴市首家区县级国有全资私募基金管理人,产业基金相关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4年10月末,我区存续产业基金9只,认缴70.17亿元,实缴11.84亿元,已投6.14亿元;正在组建注册基金2只,认缴49.49亿元;退出基金2只,实缴2亿元,按照约定的固定收益退出,基本覆盖融资成本。

从设立主体看,我区产业基金一般由区委、区政府决策,部门牵头国企出资。财政局牵头设立转型升级、财新创业、金葵舜盈等3只基金,组织部(人才办)牵头设立青创投、青科创等2只基金,杭州湾经开区牵头设立中金曜盛、易丰一期(已退出)等2只基金,e游小镇牵头设立依游创业基金,金融办牵头设立虞芯基金(已退出),曹娥江经开区牵头设立国科盈峰基金和融安智能装备基金;此外,长三角数文(e游小镇、浙文投、省产业基金)和富浙电路基金是根据国家、省、市政府统一部署共同参与投资设立。

从运作模式看,我区产业基金主要分为“母子基金”和“直投基金”两种模式。转型升级、富浙电路、中金曜盛、金葵舜盈(拟组建)4只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模式,主要通过母基金直投或参股子基金;财新创业、青科创基金等其他9只基金采用“直投基金”模式,主要通过项目直接投资。

从投向领域看,我区产业基金主要投向产业引导、科技人才和股权投资等三大领域。投向产业引导领域的有转型升级、中金曜盛、富浙电路、依游创业、长三角数文、易丰一期、虞芯、国科盈峰、金葵舜盈、融安智能装备10只基金,重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及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投向科技人才领域的有青创投、青科创等2只基金,重点围绕科创人才,侧重于投早投小。投向股权投资领域的有财新创业基金,重点投资创投基金或通过股份受让、定向增发、战略配售等方式投资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及其他优质民企。

(二)直接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随着国企市场化转型不断深入,区财政局(国资办)鼓励国企探索参与区内外拟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等优质企业对外股权投资。截至2024年10月末,区属国有企业直投金额累计达1.91亿元,取得较好投资绩效。其中国投公司2019年7月出资5500万元投资国邦医药,已于2021年8月上市;杭州湾经控集团2022年8月出资2500万元投资蓝能氢能,已于2023年11月完成Pre-IPO融资并提交申报资料。今年8月14日,国投公司出资1680万元投资的巍华新材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实现股权投资收益率近300%,成为国有企业参与区内优质民企股改上市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二、相关工作举措

(一)建立健全国企对外投资制度体系。2021年以来,区财政局(国资办)根据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主动谋划我区对外投资、产业基金运作管理的模式路径,制订出台《关于鼓励区属国有企业参与对外股权投资的实施意见》(虞政办综[2021]13号)、《关于优化区属国有企业对外股权投资决策机制的通知》(虞政办综[2022]34号)、《上虞区产业基金管理办法》(虞政办发[2022]113号)、《关于组建上虞区产业基金顾问专家库的通知》(虞国资办[2023]4号)等对外投资、产业基金管理等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优化对外股权投资、产业基金运行机制,提高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绩效,提升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

今年,我们根据产业基金发展导向,结合我区产业基金运营管理实际,按照“规范、实效、包容”的原则,对《上虞区产业基金管理办法》部分条款进行优化完善,切实增强产业基金实际管理运作中的实操性、灵活性,目前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区委办名义正式发文。

(二)优化完善产业基金发展顶层设计。今年以来,为构建更加高效、规范的产业基金运作机制,财政局(国资办)牵头,会同国投公司、杭州湾经控集团等国企,调研提出我区产业基金优化完善总体设想,按照“组建1只50亿元区级基金、扩面1只中金曜盛基金、清退整合一批其他各类基金”的原则,形成“1+1+N”的基金发展框架。围绕区委“4+4”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部署,重点投向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数智经济等主导产业以及储能与氢能、精准医疗、低空经济、元宇宙等新兴未来产业,进一步赋能我区招商引智工作。

(三)推进50亿元区级产业基金组建。突出区级统筹,由国投公司牵头,会同曹娥江建发公司、文旅集团、水务集团、交通集团、城建集团等国企共同出资组建区级产业基金(金葵舜盈),基金规模50亿元,服务于全区面上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目前,组建方案已经区委财经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完成基金管理人及托管银行招标,合伙协议签订及工商注册。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持续深化国有资本运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战略部署,以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通过股权运作、基金投资、培育孵化、价值管理、有序进退等方式,积极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做好耐心资本供给,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实现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二)强化产业引领功能使命。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区产业基金整体布局及运营机制,加速50亿元区级产业基金(金葵舜盈)组建进度,尽快完成中基协备案,扩面提质中金曜盛产业基金,有序推进转型升级等3只基金退出。聚焦区域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培育和高层次科创人才创新创业两大战略目标,围绕区委“4+4”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部署的主导产业、新兴未来产业等产业方向,夯实对外投资板块基础,最大限度提升产业培育、招商引智的实绩实效。

(三)注重运营绩效督导考核。建立健全风控合规体系及内部管控制度,加强与区府办(金融)、法院等部门单位信息数据共享联动,动态了解资金流向,及时监测预警风险,定期对对外投资项目和基金投资运作情况、资金使用、财务收情况等进行检查,按需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专项审计,防范运作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同时,将产业基金及对外投资情况运行纳入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更好激励保护干部干事创业。

(四)加强头部机构战略合作。通过合作券商、基金管理人等渠道,以业务合作为纽带,积极对接省内外头部机构和产业资本,持续扩容基金合作朋友圈。充分利用专业机构的管理能力、投资能力等优势资源,吸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形成可持续的招商引资与产业培育模式。

(五)构建专业人才招投体系。推动国企市场化、紧缺型人才的招录及薪酬体系,通过外引内育等方式,逐步打造基金管理运作的专业化团队。同时,深化政府、专家、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投资项目论证和决策机制,切实提高我区产业基金运作专业性、规范性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