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人大要闻

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丨上虞人大二十一年接力履职助力开发区蓄势腾飞
发布日期:2024-08-02       字体:[ ]

今年是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70 周年。今天起,推出“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专栏,回顾和总结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程,讲述70年来上虞人大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在上虞的生动实践,助力“青春之城”建设加快落地见效。

1.webp.png

2003年初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上虞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前身)调研,强调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7月,浙江省委作出“八八战略”决策部署。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21年来,上虞区(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依法监督与高效服务相结合,助力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大踏步发展,勇立杭州湾潮头。

2.webp.png

打造“绿色浙江”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化工起家的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来说,在实践“八八战略”之路上天然就多些“成长的烦恼”。上虞区(市)人大常委会锚定开发区绿色发展目标,推动经开区打好一场刀刃向内的逐“绿”之战。

3.webp.png

↑区人大常委会视察杭州湾经开区重点产业项目

推动开发区环境综合整治。2004年以来,从两轮“811”环境整治,到“五个强制”改造,再到纳入四大行业整治,上虞人大常委会持续助力开发区环境质量提升,专题视察化工印染行业污水处理分质提标工程、改造提升企业,听取和审议改造提升工作和危险废物处置管理情况,并开展人大代表约见部门负责人活动,提出加快化工行业规范集聚发展、探索实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环境综合监测评价机制等建议。2013年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4.webp.png

↑视察杭州湾经开区产城融合及“两个平台”建设情况

助力化工产业“一园式”集聚发展。2017年1月,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专题调研,提出“拥抱融入大湾区、坚定改造提升化工产业”建议。区委区政府充分吸纳,绘就“一园式”改造提升愿景图,于2017年6月启动化工产业改造提升攻坚战,出台《支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政策意见》《化工企业搬迁入园准入规定》和全省首个《化工产业改造提升工作标准》57条。区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区委决策部署,坚持把助推搬迁入园与淘汰落后产能、转变发展动能结合起来,把党委决策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群众意志,切实增强社会各界对化工产业“一园式”集聚发展的理念认同。召开企业家代表座谈会,组织代表约见部门负责人活动,调研视察化工产业改造提升工作,区镇人大联动开展专项监督,助力打好化工产业改造提升阵地战。经开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治理提升环境,30余家和经开区一起成长起来的化工企业关停退出,全区化工企业实现“一园式”集聚发展。

5.webp.png

↑视察杭州湾经开区建设暨化工产业改造提升2.0版工作进展情况

聚焦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7月,区委区政府按照“对标国际、引领国内”要求,启动建设化工产业改造提升2.0版,以数字化、智能化为重点,建立“1+5”框架体系、“57+5”提升标准。区人大常委会积极跟进,视察监督经开区建设和化工产业改造提升2.0版进展情况,为打好化工产业改造提升持久战履职尽责,积极助力经开区冲击中国化工园区30强前10名和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排名前50名。上虞区成功摘除了“全国危化品重点监管县(市区)”帽子,开发区被三部委联合授予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去年又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验收。

6.webp.png

沿着“八八战略”的指引,经开区一再提档升级,区人大常委会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开发区“产业智链、园区智治”。

促进体制优化。针对全区国家级经开区和省级经开区迅速发展,但“各自为政”带来空间不足、体制机制优势弱化,对上虞在杭州湾大湾区建设中脱颖而出形成明显制约的实际,2019年,区人大常委会开展“重构生产力布局、在大平台建设上求突破”的调研,就整合“两区”、创新体制机制提出富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提出全力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大平台,强化其“头部”地位和“头部”功能,着眼高质量发展重构上虞经济版图。区委全盘采纳,顺势而为,推动实现国家级的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的浙江省上虞经济开发区全面整合。

7.webp.png

↑视察杭州湾经开区建设情况 

致力产业提升。进行杭州湾经开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调研,为其对照“顶配版”平台建设要求,前瞻思考、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提供参考。开展平台内产业链建设和产业数字化工作审议,对新材料和现代医药产业链实施重点监督,专题视察新材料产业园、现代医药产业园,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对规划完善、精准招商、孵化创新等进行跟踪监督。开发区产业协同中心、国科中试基地、天大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平台相继投用;以“曹娥江实验室+大学研究院+企业研究院+创新联合体”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日趋完善;新材料产业链被列为省产业链“链长制”试点示范单位;精细化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浙江制造”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平台入选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并晋升至全省第7位。2023年,杭州湾上虞经开区经济总量突破2410亿元,规模以上产值、工业税收占全区比重分别达76%、78%,为上虞加快打造“青春之城”提供了坚实支撑。

8.webp.png

↑视察“万亩千亿”高分子材料产业平台建设情况

推动产城融合。视察经开区“产城融合”工作,调研“经开区发展工业CBD”课题,提出合理确定发展空间、精准确立功能定位、着力营造智慧商务环境、整体提升建设品质、形成合力共建格局等建议,为区委提供决策参考。跟踪监督产城融合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和教育网点建设启用,助推政府统筹安排配套功能、空间资源,以高端智造集聚区、未来小城、产业拓展区三大组团为重点,加大生产服务配套和生活环境功能保障,推动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浙建院、邵逸夫医院绍兴院区建设投用,加快产城人融合。着力推进安全环保智慧监管体系、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技术创新协同体系和全国首个异味评价体系建设,建立起全时、全网、全线和“一张图”监管。开展强化能源保障等课题调研,支持经开区全力加快道路、桥梁、供水、供电、供热等配套设施建设,健全完善项目准入标准,有序承接区外化工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全局作贡献。

9.webp.png

2019年以来,上虞区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全省首批开发区人大工作试点的有利契机,全力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保障开发区打造“国字号”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

以制度为保障,确保监督覆盖到位。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推进开发区人大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每届不少于两次听取区政府关于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听取经开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和执行情况的报告,每届一到两次就保障经开区发展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每年一次开展对经开区重点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重要工作推进的视察检查,提出审议意见,审查批准经开区预算并跟踪监督执行情况。开展开发区预算重点审查和重点投资项目跟踪监督,作出《关于加强开发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决定》,持续加强对开发区支出绩效和政策目标落实情况的监督,支持、推动经开区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每年听取和审议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必听经开区环境状况报告。督促和推动经开区国有资产家底清查,规范资产登记,推动整改不规范问题。三年多来,先后组织开展加强对产业平台建设、制造业“链长制”工作的专题审议,视察杭州湾经开区“万亩千亿”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平台建设。

10.webp.png

↑绍兴市上虞区人大常委会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成立挂牌

以机构为支撑,确保履职服务到位。设立正科级区人大经开区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和经开区党工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章立制明确人大经开区工委工作职责,建立工委议事规则,视察、检查、调研制度,建议意见跟踪办理制度,双联系等工作制度,确保人大经开区工委依法依规办事。自2021年成立以来,人大经开区工委充分发挥助推产业稳进提质、高水平推进经济发展作用,大力开展“六访六促”“助力八大行动”、三个“一号工程”等活动,组织召开染料化工行业培壮育强座谈会,扎实开展《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条例执法检查,累计解决企业发展问题323个,帮助企业申报政策兑现资金12.78亿元,惠及企业1980家次。

11.webp.png

↑在虞的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走进杭州湾经开区开展集中视察

以代表为主体,确保作用发挥到位。搭建平台和载体,促进人大开发区工委与代表、代表与选民群众的联系。探索创新代表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提高代表参与率和活动实效性。深化基层单元建设,建立“1+4”代表联络站体系,每月20日开展人大代表接待工作,畅通民情民意反应渠道,拓宽监督路径,已累计交办处置问题123个。组建代表联络活动小组,形成专业监督机制,为经开区和企业发展多谋“前瞻方案”、多提“管用建议”、多找“问题症结”,已开展活动25次,提出建议95条,解决83条。如项目建设督察组定期组织招商项目、政府(国有)投资项目、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绩效评估,将民主参与落实到项目监督全过程。经开区每位人大代表结对联系一家企业,每季度走访联系企业一次,及时传递企业家的建议,积极为广大企业排忧解难,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认可。

文字:陈增宝  审核:姚勇坚 陈吉茂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