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料中心

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助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视察活动时的讲话
发布日期:2020-10-30       字体:[ ]

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助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

改革视察活动时的讲话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  坚  

(2020年6月12日)

 

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区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积极探索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初步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从碎片治理向集成治理、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突击治理向长效治理、单向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为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下旬以来,省、市人大常委会先后下发关于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助推矛盾纠纷调处“最多跑一地”改革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助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主题活动。为搞好这个主题活动,前段时间,区人大常委会法制(监察司法)工委会同相关委室,制定了主题活动方案,并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下发实施。按照主题活动方案,今天我们专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我区“最多跑一地”改革情况,今天会议后要围绕主题活动方案扎实开展好各项系列监督活动,着力助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工作

刚才,我们实地视察了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在建区级调解中心项目情况,听取了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曙焕同志关于我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工作情况的介绍汇报,一些代表对如何扎实推进此项工作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赵文中同志亲自参加今天的视察调研活动,并对重视和落实代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抓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工作提出了意见和要求。借此机会,我就下一步如何推进我区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工作,谈三点意见和想法

1.提高思想站位,充分认识改革重要意义。去年11月,省委书记车俊在余杭区召开的全省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时指出,建设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自觉担当,是发挥县级在治理中承上启下关键作用的重要一招,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方法、作风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运用。全区各部门以及我们各级人大代表,都要充分认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积极投身这项改革之中,进一步发扬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推进我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工作,为高水平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2.打造服务平台,全面构建矛盾化解体系。要紧紧围绕“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目标,加快新建区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扎实推进矛盾纠纷的整体治理、源头治理、智慧治理,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一要做到“一门受理”,推动区级相关各类平台成建制入驻,“一个窗口”为群众提供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的优质服务。二要做到“一站解决”,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调解体系,完善诉调、警调、检调、专调、访调“五调联动”,打造联合调处、多元化解的矛盾解决工作模式。三要做到“一体运行”,加快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高质量抓好区级“一中心”和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构建村(社区)“全科网格”,巩固深化信访代办制。四要做到“一手主抓”,把中心建设纳入全局工作来谋划推进,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3.增强社会协同,多元凝聚基层治理合力进一步拓展多样化的治理形式,运用好专业人士、社会组织等队伍力量,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大合力。要深化源头治理,强化“治未病”的理念,运用大数据手段对信访矛盾分门别类地加以分析研判,指导基层做好矛盾的预防工作,加强预警预判,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进一步推动问题就地解决。我们各级人大代表,特别是从事基层服务、法律服务、公益服务等工作的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结合本职岗位和我区“两地报到、乡贤回归、服务基层”等活动,深入参与基层乡村治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在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社会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区人大常委会也将持续关注,积极作为,打好监督组合拳,以建设“重要窗口”的担当全力助推“最多跑一地”改革。

 


分享到:
0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